《应用地球化学》课程共包含32个理论授课学时和16个实验课时,计3个学分,于春季学期开课。 《应用地球化学》是一门通过研究地球各组成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、化学过程及制约因素,化学演化及其成因与机理,来解决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等实际问题的学科,是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,应用地球化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。应用地球化学的课程特点是在强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,更加强调实际技能的培养,突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,尤其强调国际上的新理论,发展新趋势,新方法的使用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:(1)研究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矿产的联系;(2)研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、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化学元素的分布分配及其存在形态;(3)研究对作物生长有益或必需元素在土壤中的丰缺程度以及有毒、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富集程度;(4)研究一切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分布分配、活动演化可能给人类生存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,例如地震、地热、环境改造与治理,利用地球化学作用于土壤改良、土壤施肥等等。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,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%,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