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子测量》课程共包含40个理论授课学时和8个实验课时,计3个学分,于春季学期开课。 《电子测量》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,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,属必修课。其任务在于研究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,对一些新的器件和电路也将作相应的介绍,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。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测量误差基本理论,能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;掌握波形、电压、频率(时间)、频域及数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;了解电子测量中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;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;了解计算机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(智能仪器、自动测试系统、虚拟仪器、虚拟测试等);对国内外电子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。要求学生具有进行电子工程测量、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。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,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%,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