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路原理》系列课程分为《电路原理A》、《电路原理B》、《电路原理C》,期中《电路原理A》共包含78个理论授课学时和10个实验课时,计5.5个总学分,《电路原理B》共包含56个理论授课学时和8个实验课时,计4个总学分,《电路原理A》共包含40个理论授课学时和8个实验课时,计3个总学分,于春季学期开课。 《电路原理》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,也是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,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,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,使思维清晰化、严谨化,并且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,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在专业课的教学中,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在构建学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、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。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:电路的基本概念、定律、定理和一般分析方法;动态电路的分析;正弦稳态电路;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;三相电路;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;二端口网络;网络图论基础等。课程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的几乎所有基础理论。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、集中参数、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,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、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。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,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%,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%。 |